景德镇学校大全景德镇初中大全景德镇第十六中学

景德镇第十六中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333000
  • 网站:
点击查看“景德镇第十六中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江西省景德镇市十六中(原602所学校),位于千年瓷都景德镇市东郊。我校系江西省首批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江西省绿色学校、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先进集体、江西省师德先进集体、江西省电教先进单位、江西省中小学优秀网站学校,景德镇市新教材改革试验先进单位、景德镇市首届艺术节中学生小制作小发明先进单位。她以黛翠青山为伴,以民窑古址为侣。环境优雅,文化气息浓郁。校内团花簇锦,绿树成荫,堪称园林式学校。宁和的山水之气,厚重的历史底蕴,科技重教的纯朴之风,孕造出这一方世外桃源般的修身读书胜地。 30多年的校史,积淀了丰饶厚重的文化底蕴,铸就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统,更培养了各级各类高精尖人才。这里诞生了一位省高考理科季军,三位市高考状元,和三位市中考状元。现有教学班32个,学生1760余人,专任教师110多名。师资精良优化—— 既有富有成就的名师,又有脱颖而出的中青年骨干。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 100 %,中高级教师占 69 %;其中硕士研究生4名 ,江西省学科带头人2名,优质课比赛江西省一等奖获得者3人,市学科带头人2名,市“511”名师10名,市兼职教研员1名。学校教育设施一流,校园网、广播站、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投影教室一应俱全;素质教育百花齐放,其航模、轮滑、围棋、象棋、羽毛球、篮球队、排球队、铜管乐队均有省、市冠军;更启动了小学双语教学。如今,全校师生正努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标准,群策群力,用心打造这所小学至高中十二年一贯制的优质精品学校。

校史长廊

景德镇市第十六中学(原602所学校,位于千年瓷都景德镇市东郊。此地以黛翠青山为伴,以民窑古址为侣。宁和的山水之气,厚重的历史底蕴,科技重教的纯朴之风孕造出这一方世外桃源般的修身读书胜地。学校创建于1975年,原属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研究所,经历三十多年的风雨沧桑,数次变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教育质量稳步上升。1997年学校被评为“江西省首批德育示范学校”,2000年被授于市“新教材改革试验先进单位”,2001年被评为江西省“电教先进单位”,2002年被评为市首届艺术节“中学生小制作小发明”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江西省绿色学校”......如今,学校占地50亩,建筑总面积达4300平方米。学校的硬件设施日趋完善,理化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投影教室齐全。现有教职员工91人,学生1600多人,是一所办学设施齐全、教师素质过硬、教育环境优美、教育业绩突出的小学高中一贯制学校。 “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回首这三十几年来的不平凡道路,我们感慨万千。学校先后经历了艰苦创业期(1975—1985)、发展期(1986—2000)、振兴腾飞期(2001年至今),这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办学规模由小到大,由分散式发展到集中化管理,由单一化办学到小学、初、高中齐全。学校率先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校长为核心的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前进的火车头,是学校发展的见证和象征。在研究所的支持下,姜毅、李恭贞两位校长,肇始之功,打下了学校发展的第一块碑石,经过黄明律、曹德英两位校长的努力,后来者赵华、莫辞劳两位校长高举振兴大旗,到李素兰校长的承前启后,如今,施刚义校长更大开局面,主动融入社会,变社会办学的压力为动力,学校进入另一个高起点腾飞。他们都功高德厚,永垂校史。三十年来,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以因材施教为核心,面向全体的教学模式。以科学民主为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其中,1991年,贺英华同学以637分的优秀成绩勇摘江西省理科季军,市理科状元的桂冠。1994年,张景懋同学以657分的优异成绩夺取景德镇市理科状元的桂冠。2000年,倪佳同学中考成绩全市第一;2004年,她又一举成为市高考理科状元。三十年来,学校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现今,他们有的是政坛俊杰,宏图大展;有的是科界精英,科苑驰聘;有的是商场娇子,叱咤风云;有的是名师大家,耕耘教坛;有的是行家里手,业内争锋……已成为各领域、各行业的建设者,为社会奉献热血,挥洒汗水。“今日你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你为荣”!校友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自己壮丽的人生篇章,也是在书写辉煌灿烂的历史。  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校园文明之花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为了弘扬校园文化,为学生搭建锻炼舞台,学校先后办起校报,建立广播站,组建校铜管乐队,并举办各种读书、演讲、歌咏、作文等活动和竞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开设选修课和形式各样的活动课,陶冶学生的情操,探索出一条和谐发展之路。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学校焕发勃勃生机。学校重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特长。1991年,在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贺英华同学获二等奖,1994年,在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张景懋、叶小芳同学获得三等奖,1997年,在全国数学联赛中,我校金琛、李维、刘宁同学获三等奖。近十年来,我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种竞赛获奖达30人次,均获得不错成绩。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新时期,在以施刚义校长为核心的行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高扬五大精神:一丝不苟,追求圆满的敬业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勇于探索,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秉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团结、求实、文明、守纪”的校风,“严谨、热忱、敬业、创新”的教风和“善读、博学、勤思、活用”的学风,进一步弘扬团结进取,锐意进取,奋力开拓的精神,以“初中夯实全面基础,高中创优办出特色”为中心环节,坚持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出更多的社会有用之才。

 

校风、校训校歌

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团结、求实、文明、守纪的校风

 

严谨、热忱、敬业、创新的教风

 

善读、博学、勤思、活用的学风

 

 

 

 

 

 

师资介绍

 

学科

姓名

名称

评定时间

评定部门

语文 胡军庭 景德镇市“511名师工程”骨干教师 2006.9 景德镇市教育局
语文 何有湖 景德镇市“511名师工程”骨干教师 2006.9 景德镇市教育局
数学 王树池 景德镇市“511名师工程”骨干教师 2006.9 景德镇市教育局
数学 万有金 景德镇市“511名师工程”骨干教师 2006.9 景德镇市教育局
英语 夏小红 景德镇市“511名师工程”骨干教师 2006.9 景德镇市教育局
物理 邓国和 景德镇市“511名师工程”骨干教师 2006.9 景德镇市教育局
化学 陶仁寿 景德镇市“511名师工程”骨干教师 2006.9 景德镇市教育局
生物 韩宝兰 景德镇市“511名师工程”骨干教师 2006.9 景德镇市教育局
政治 邹秋平 景德镇市“511名师工程”骨干教师 2006.9 景德镇市教育局
地理 余学渊 景德镇市“511名师工程”骨干教师 2006.9 景德镇市教育局
姓名 名称 评定时间 评定部门
文建辉 优秀班主任 2003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
何有湖 中学语文教学,优秀教师 2006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刘建雄 优秀班主任 2007 景德镇市教育局
韩宝兰 师德先进个人 2007 景德镇市教育局
喻梅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个人 2008,2010 景德镇市教育局
潘来水 家长满意班主任 2008 景德镇市教育局
张云梅 优秀班主任 2009 景德镇市教育局
文建辉 十佳师德标兵 2009 景德镇市教育局
邓国和 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者 2009 景德镇市教育局
夏小红 优秀党员 2009 景德镇市教育局委员会
贾军平 优秀党员 2009 景德镇市教育局委员会
高青 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优秀教师 2010 景德镇市教研所

 

 

学科

姓名

名称

评定时间

评定部门

政治 邹秋平 江西省高中政治学科带头人 2008.9 江西省教育厅
英语 夏小红 江西省,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 2008.9 江西省教育厅

 

学科<?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姓名

名称

评定时间

评定部门

语文 何有湖 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0.3 江西省教育厅
英语 张烽火 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0.3 江西省教育厅
英语 王小英 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0.3 江西省教育厅
语文 汪芳 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0.5 江西省教育厅
语文 颜聪兰 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0.6 江西省教育厅
生物 韩宝兰 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0.7 江西省教育厅
地理 曹开动 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0.8 江西省教育厅
语文 廖晓坚 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0.12 江西省教育厅
政治 刘建雄 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0.12 江西省教育厅

 

 

学历、学位 教师 任教学科 毕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 施刚义 语文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夏小红 英语 北京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张云梅 政治 江西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张,丽 政治 吉林大学
硕士(研究生) 邓,君 英语 江西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林,秀 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沈束 数学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汪,晗 数学 湖北大学
硕士研究生 邹,杰 化学 江西师范大学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5-09-11 07:48:55发表

    生活了6年的学校,那时候老想着什么时候才能毕业,但是离开了还是很伤感,虽然占地面积不大,篮球和艺术类挺出名,拿过国内外很多奖,而且学校周围设施很齐全,学校门口的鸡肉店不知道还有没有了,嘿嘿!

  • 匿名
    2015-09-10 07:23:29发表

    新建的校园,灰常漂亮,硬件设施是一流的,国家投资力度大,财力雄厚。和这环境相协调的是生源好,是市重点,学生好学,学风浓厚,再加上住校,学校管理严格,对学生是个灰常好的自理能力锻炼。

相关新闻